第1章(1 / 1)

本站永久域名:yaolu8.com 请加入收藏,方便下次访问

加入书签

是时是南周熙平元年。

刘宋末代皇帝恭帝刘子钰于太化八年禅位南周太祖皇帝萧成玉,当时遣中书台太宰大臣陈璞持皇帝玉玺印绶及亲笔让位诏书,诣送时已加爵周王的萧玉成王邸之上,至今已三十九年。

当今皇帝乃是太祖皇帝萧玉成三世嫡孙萧泠,方才承接大宝,年不过二十四岁,今年正月初一在都城建康布榜诏告南周所抚有的六州三十六郡,改元熙平,赦宥天下刑徒罪役。

萧泠生得柳眉杏目,身姿高挑婀娜,虽刻意以男装示人,眉宇间却难掩女儿家的仪态。

永久地址yaolu8.com

她自幼被先帝当作皇子抚养,因先帝自熙平三年一场大病后便再无力生子,惟此一女,故而宠爱有加,甚至不惜瞒天过海令其以男子身份继承大统。

萧泠自幼便不喜呆坐书塾听儒学师傅讲解经筵,只愿跟武学师傅学了点君子六艺中自己所喜的骑御车马与御射弓弩。

她加冠以后更是浮滑放浪,最喜携一众浪荡官贵子弟骑猎嬉闹作乐,任其皇母如何劝教,都是不听,没过两年其皇母便因她气闷忧病至死,但却使其皇父加倍宠溺萧泠这个惟一皇后的嫡女,使得她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更多精彩小说地址yaolu8.com

萧泠手劲能开一张二十余斤枣木熟铜硬弩机,胯下一匹能过河上山的荆州刺史贡奉灰蹄白鬃名马\'踏江骓\',整日里管带着四五十名亲近谄媚的官贵弟子呼哨踩铃来去如风,肆意射杀百姓五畜,践踏良田,京师之内无人敢于管治谏言半分。

但是继位大宝以后守丧一年不起管乐、不设筵宴、戒肉禁酒之礼规,是由大行皇帝的三位托孤近臣,分别是尚书令虞英陆、中书令陈奇志、内廷右丞王洵三番五次的面呈厉谏。

正月改元已来身登大宝的萧泠反被圈囿在都城建康的煌煌宫殿之内三月有余,几次想要纵马率下出宫,都被晓谕了三位近臣命令的宫卫禁军拦住出去不得,无奈之下返身回到暖阁的黄龙牙床上翻滚打闹,气闷不爽之极。

这算是什么鸟皇帝,不当也罢!

萧泠随手就把牙床阁里的一个精致绿白玉细雕小花瓶往外面摔去,但却意外的没有听到瓷器碎裂的声响。

她起身来一看,是一名穿黑色纱衫束青色腰带的低级内宫官吏小黄门在阁门外,恰好接住了这个瓷瓶。

萧泠柳眉倒竖,娇叱道,“好大胆子的小黄门,胆敢在阁门外窃听本王…朕的言语,来人啊…”

“陛下恕罪,小臣岂敢?!是皇后在逅静轩亲自下厨做下素馔,请陛下过去用膳。皇后娘娘的御写宫牌在此。”

小黄门微一躬身,呈上有皇后亲笔墨迹的朱红凤制漆牌,不卑不亢的说道。

萧泠接过来一看,确实无误。

不过她也欠奉兴致,懒得去跟尚书令虞英陆阁官政治联姻过来的三女儿一起慎言拘谨的吃午饭,成婚以来,她便以各种借口,拒绝去皇后那里,更别提一起用饭了。

她说道,“朕不饿,不去了。”

小黄门忽然躬身拜倒,左右瞧了瞧没有人在,说道,“陛下,小臣斗胆为陛下献上一策,能使陛下展眉舒颜,托孤近臣再也不敢觑陛下如襁褓小儿,指三说四。”

萧泠瞧了瞧这小黄门,见他面皮皙白眉眼炯炯,眼角却藏着几分狡黠,心内先有了三分好奇三分相信,说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氏?”

小黄门说道,“小臣贱名有辱圣听,敢请陛下先听小臣之策,若有一言欺君,小臣愿立即伏身斧质之下。”

当下萧泠便安坐在暖阁的黄龙牙床上,听这小黄门细细述说他的这条谋策。

小黄门言语间眼波流转,计策中暗藏机锋,听得初为皇帝的萧泠既惊且喜,不时轻咬朱唇,纤长的手指不时拍案叫好。

小黄门言毕之后,萧泠说道,你且先去皇后那里复命,方才所说的事情计策,即刻按你所说的安排下去。

小黄门说道,“请陛下赐下有御玺朱印的明黄帛纸诏书两道,小臣方能按计行事。”

萧泠一拍脑门,说道,“你不说朕都忘了还有御玺这个物事了。”

便即吩咐左右侍从备好狼毫墨砚帛纸,写了两道诏书,盖好御玺朱印,赐下给阁外躬候的小黄门。

翌日午时初刻,萧泠如昨日小黄门所言,守时且未做任何提前吩咐,便忽然携皇后虞梓泓与一班侍婢小宦赏玩都城皇宫内的别苑金雀园林。

此地是萧泠刚逝世未久的皇帝老父征役大量民夫、金银、砖石圈筑数年之久后才算堪堪完工的苑囿,最为他皇帝老父生平所爱。

在其园内栽植有各地奇树、异花无数,依东南斜对角向西北,凿渠引入河水,垒迭怪石水榭在其间,再于水中铺张一座琉璃瓦飞檐尖顶圆亭,赏玩花草树木之余也可在亭台内饮宴。

为此,萧泠的皇帝老父特意遣派一支左翊羽林军在金雀园林常驻以为护卫。

就在萧泠略有些匆促的步入园林之时,她不失所望的远远眺见,水心圆亭里一伙衣甲冠带散乱的左翊羽林军正在嬉骂推搡着围坐在一起赌钱,脚下还胡乱堆放着酒瓶鸡骨碟筷果核,简直是胡闹之极。

“成何体统!”萧泠忍住笑意,负着双手大声喝斥道,声音却带着几分姑娘家的清亮。

这伙左翊羽林军没成想到,初登大宝的皇帝会毫无征兆的御驾光临金雀园林,慌忙跪伏在地,口称属下死罪。

当中做庄开赌的那位却正是左翊羽林军统领兼内廷金吾卫,现今皇后虞梓泓的亲兄长,尚书令大人虞英陆的次子吴县侯虞栾。

虞栾连跌带撞的跪到萧泠面前,扶好头上羽林军髦盔,支支吾吾了好一会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去申辩。

身后跟随着的皇后虞梓泓见此事态,暗叫一声苦,只得摘下凤冠金钗,过来跪在她兄长的身旁,说道,“兄长虞栾狂悖无礼,在皇宫花园饮酒聚赌,恳请陛下念在兄长是初犯,恕其罪行。”

萧泠在昨日那位小黄门的协力下才逮住了这个好机会,岂能因先帝的诏命婚娶之后,酒饭都未曾一同吃过几次的皇后虞梓泓轻轻抹掉此事?

她扯起三分怒色,厉声说道,“朕尚且要为大行皇帝守丧三年,不起礼乐宴席歌舞,左翊羽林军统领虞栾既担高官重任,更是贵为朕的皇舅,理应表率天下,今日竟然胆敢在别苑园林喝酒赌钱,若不严加惩治,朕如何对得起先帝?”

便高声喊道,“羽林军副统领何在?给我将此罪徒拿下!”

廊芜门下当即奔出一队彪形精甲、肩饰黑色鹊羽的左翊羽林军,为首一人身高七尺,腰带八围,粗眉恶目,身着鱼鳞铁铠,佩一把薄背唐刀,向着萧泠躬身参拜,说道,“左翊羽林军副统领萧翼城听命!”

小黄门昨日受赐的两道诏书中其中一道便是来秘密颁给羽林军副统领萧翼城的,诏书以上津县侯爵和转赐原先虞栾的官衔相诱,再加之小黄门动以仕途利禄,萧翼城算是萧泠族中叔父,平素声名狼藉,但贪财好色的本性终使其甘冒危难转投为新登基的年轻皇帝效力。

萧翼城上前除下虞栾羽林军紫莹皂袍,摘了他的金漆羽鹰腰牌并先帝御赐鞘翅薄翼腰刀,喝令两名手下挟住,倒拖下去。

虞栾哀嚎一声,朝着萧泠哀声告饶,又急忙朝还跪着的亲妹虞梓泓说道,“皇后妹妹救我一救!”

左翊羽林军统领虞栾的嗜酒好赌、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大名整个京城建康鲜有不知者,皇后虞梓泓也没想到她的二哥胆大包天竟敢在此园林妄为,但毕竟是一父同胞的兄妹,心下不忍,还待再求情,萧泠已先自挥了挥手,让侍女扶她回自己的宫阁逅静轩内安歇了。

收藏永久地址yaolu8.com

水心亭台的剩余羽林军也被副统领萧翼城的部下一并执拿,萧泠早就听不得这些饮宴聚赌的左翊羽林军聒噪求饶了,等皇后等一干后宫人众退下后,迫切不已向萧翼城直接下令道,“把这些罪徒即刻在廊芜门下斩首!啊对了,那个虞栾是皇后的兄长,就留个全尸给他好了。”

帝令既下,羽林军副统领萧翼城遵命奉行,便亲自领下属到门外,将这些士族大家安插进来左翊羽林军的子弟一一摁在门渠边沿斩首,污血横流遍地。

萧翼城则自己亲自下手以虞栾自己的腰带勒死他自己。

待他回去复命时,萧泠早吩咐随侍小宦收拾干净水心亭台的杯盏牌九,重新摆铺上一桌热辣新鲜的美酒酱肉,自顾自的大吃大喝起来。

见萧翼城回来,她先赏了萧翼城和他的属下三盅温酒,说道,“先待朕吃饱喝足,还得要你带上所有左翊羽林军随朕出访宫外一趟,此事若成,人人有重赏!”

萧翼城拜伏声喏,随即奉敕去各个禁军厢房点集所有的左翊羽林军来到金雀园林外候命,并且牵马廊内的军马五十余匹备用。

左右随侍奉命捧上来萧泠她的熟用弩机、短匕,牵过来他的金鞍银络战马\'踏江骓\'在园林下。

久未畅饮痛快吃饱一顿的她先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酒食扫净,拿明黄锦缎衣袖擦了擦油腻的嘴巴,左手拿上侍从跪捧着的臂张弩,右手握过疾马鞭,玉鞘墨璃石短匕插放腰间,跳下石阶,跨上战马,高声喝令道,“都随朕走!”

昨日的那位小黄门手持几份文簿,也侍立在园门外等候,见到萧泠按辔领头出来,躬身行拜,说道,“拜见陛下。”

萧泠举马鞭指着他,笑道,“你所献第一策已见效用,现在可以告诉朕你的贱名了么?”

“小人名唤赵泰南,扬州柴桑郡府富春县人氏,先帝平化十九年以策论明经会试以甲等第三十九补阙宫禁小黄门,已在先帝阶下不见进用十年了。”小黄门赵泰南答道。

萧泠说道,“听你话语,可是寒士出身?”

“家中三代皆是务农良民,小臣正是微末之流出身。”赵泰南答,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甘。

萧泠哈哈一笑,说道,“好极好极!朕正愁无心腹内臣,天赐赵泰南你于朕也!”

即刻颁下御玺中旨,擢升赵泰南为黄门侍郎兼户部侍郎。

赵泰南拜谢,说道,“陛下,第二件事微臣也已办妥了。”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显然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萧泠称赞一声,道,“诸位且随我一起私访尚书令会稽郡公虞英陆卿家的府邸一趟。”自己却先快马一鞭,绕着内宫夹墙,卷起隆隆战马蹄铁声驰奔宫外。

副统领萧翼城分一匹军马与赵泰南,自与数十名近属部下跨鞍上马,紧随在萧泠的踏江骓之后。

宫廷正北主门仰德门仍有持步军战槊的宫卫禁军拦住未肯放行。

萧泠冷哼一声,从马臀上挂披的斗兽银壶中抽出金翎铁箭装填在左手的弩机内,高声大喝道,“朕现要去托孤重臣虞英陆的府邸,小小兵士胆敢违逆君令,持械拦路,死罪!”

话毕,拉开弩机弦,数箭连射,登时把仰德门的左右两名禁兵躯体射了几个窟窿,仰倒横死在地。

她射箭时身姿矫健,柔美姿态与绝色佳人并无二致。

门楼上的禁兵望见后面还有大堆左翊羽林军奔随而来,再不敢抗逆,拧开轴轮,打开仰德门放行,但也有数名出身自尚书令虞英陆中郎军府的宫卫禁军里的队正、队副偷偷溜走跑到马廊那,牵骑几匹军马急忙赶去通风报信了。

萧泠策马跨过禁兵尸身,率一干部众直奔就筑建在皇宫左近的武德大街边尚书令虞英陆的府邸。

仰德大门偷溜出来报信的几名宫卫禁军小头目抢先一步到了虞英陆的宅邸上,火急火燎的请老门子去通报尚书令大人。

老门子说道,“郡公老爷昨日寿宴后兀自害酒,尚在寝卧之中。”虞英陆辅佐大行皇帝二十余,贵封为食邑五千户的会稽郡公,建康士民百姓将他与庐江郡公王洵以及柴桑郡公陈奇志一同呼为齐朝三贵。

宫卫禁军队着急继续问道,“便请引见府上能拿主意的大人,新皇纠集了许多左翊羽林军气势汹汹正往贵府上冲来!”

队正语气严峻,老门子不敢稍怠,去府内通说一声后径引到府邸内务堂的虞英陆长子虞留善处,他得父亲之荫补做了御史左丞的台官,正穿一件鸽灰色蟒纹绢丝春夏官袍,以玄色帛巾笼了个官冠,束一条织金丝驺兽腰带,与几名下属掾官站在堂上等候。

三名禁军小头目先行礼,再以前言复告之,然后队正才说道,“请台官大人及早想好应对法子为好。”

最新地址yaolu8.com

虞留善眉头紧锁,说道,“我也未曾遇过这等事状,你等觉得如何是好?”

说着,他看向身后的几名下属。

一名掾官说道,“新皇来者不善,应先联络阁台同为托孤近臣的两位大人为是。”

又一掾官说道,“新皇是在耍少年性子,若任其为所欲为,朝廷纷乱将起,左丞大人既承御史任,应面谏陛下,肃正朝列。”

正是未定方略,议论辩驳之时,内务堂外已听到了战马蹄铁踏过府邸大门石槛的响亮金铁声,骤疾的向里面逼来。

“怎么来得如此快!”虞留善惊呼一声,扶了扶官冠,和几个下属掾官连忙出去迎候,三名禁军小头目不敢逗留,借问一声老门子,从府里的偏门溜了。

来到玄关影壁时,南周皇帝萧泠拉住踏江骓的马缰就在青花石道上转圈瞭望,虞留善率下属迎拜行礼在马前,说道:陛下驾临寒宅,下官有失远迎。

后面萧翼城带领的左翊羽林军也随后来到,正要系马在府门外再进来,萧泠向后摇摇马鞭,却是朝着虞留善说道,“你这府邸气派得很嘛,瞧瞧至少圈地数顷了吧?天井那里还供了一座七色琉璃佛塔,这大门朕毋须下马都能来去自如。”她言语间带着几分少女的娇纵,却刻意用威严的语调掩饰着。

萧翼城会意,领着五十余名骑军一起进到府内的玄关处。

虞留善颇为难堪,只说道,“皆是先皇恩赐,臣下惶恐。”

萧泠笑道,“确是如此呢么?”啪啪拍了两下手,黄门兼户部侍郎赵泰南手持文簿下马来到虞留善面前,正颜厉色的问道,“下官黄门兼户部侍郎赵泰南。敢问会稽郡公、尚书令虞英陆大人何在?陛下御驾在此,他竟敢不出来迎接?”

虞留善答道,“家父身体抱恙,尚在寝卧,惟陛下恕罪。”

赵泰南冷笑道,“不是昨日五十一岁大寿宴席上淮阳酿美酒喝太多,害酒了吗,御史左丞虞大人?”在他的语气里,他早已对虞府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虞留善赧颜怍色,心想道,“昨日寿宴不过只请了几位内亲,并无外人,也未请南乐府歌妓舞姬助兴,怎会为他所知?”

他只好答道,“昨日确是家父五十一岁大寿之日,但只是几位家亲为家父烹煮了点素斋做寿而已,并未在先帝守丧之期逾礼。”

赵泰南喝斥道,大胆虞留善,竟敢欺君罔上!

下官在京城身无余资,无家宅亲朋,恰逢前几日偶感风邪,恰好留宿于禄仙楼,请酒楼堂倌代为熬粥煎药伏侍几日,以痊病体。

早有耳闻禄仙楼的淮阳酿号称江南无匹酒,便欲沽买一瓶托送回给家中老父作窖藏,却听那堂倌说,官爷,你来的不巧,过几日便是虞阁官大人的寿辰,去年秋冬以来的所有淮阳酿都在半月前送到府上去了。

禄仙楼本月的进出账簿下官借抄在此,若还不服,还可现在就召来禄仙楼的掌柜东家诘问,敢问,虞大人,现在还敢说会稽郡公、尚书令虞英陆大人寿辰之日只吃了点素斋吗?

赵泰南步步紧逼,显然早有准备。

虞留善被他说得冷汗满额,大气不敢喘,半晌答不出话来。

赵泰南继续声色俱厉的斥责道,“旧唐明君太宗李世民曾有言,\'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会稽郡公身负先帝托孤之重,而言行不一,尽失忠臣本分!”

好了!

先退下吧,赵侍郎。

萧泠出声阻断了赵泰南的言语,从踏江骓上下来,马鞭和臂张弩交给一旁的左翊羽林军侍从,说道,“去请还在寝卧上的会稽郡公到府里的正厅上叙话吧。”

虞留善拿衣袖拭掉额汗,躬身拜礼称是。

萧泠自大摇大摆的领着赵泰南和左翊羽林军副统领萧翼城的五十余名军兵来到府邸里的正厅信德堂。

虞留善先吩咐使女小婢燃好半截龙涎香在厅中的香炉内,给军兵递茶水,奉上清前荆绿茶和素点给正中太师椅上坐着的皇帝萧泠,自己带着醒酒姜茶亲自去主屋寝卧叫醒父亲,并将目前的严峻态势扼要陈述给他听。

约莫一刻钟后,虞英陆冠带齐整的一品大员紫绶官袍,和长子虞留善一前一后垂首来到正厅里上,叩拜在地,说道,“老臣虞英陆拜见陛下。”

萧泠瞧着这位昔日在自己眼前满脸正气、强聒不舍的托孤近臣一脸惶恐不安相,既觉解气更觉有趣,拍拍赵泰南的袍袖,说道,“赵侍郎,你去闻闻会稽郡公身上还有没有淮阳酿的酒味。”她语气中带着几分少女的顽皮。

“陛下!”虞英陆作抗议声。可他先违礼规在先,再无底气端起托孤近臣的架子去训斥萧泠,言语也只能随之戛然而止。

赵泰南真过来绕着他走了一圈,嗅闻一番后拱手说道。

“陛下听禀,淮阳酿余香绕梁三日,江南士庶鲜有不知者。现今臣确有闻到淮阳酿与醒酒姜汤之气味。”他说话时眼角微扬,透着几分得意。

萧泠呵呵直笑,说道,“赵侍郎所言不虚,看来会稽郡公是昨夜寿宴之后害酒才会卧寝到无法来接朕的御驾。”她笑时眉眼弯弯,随后又意识到有些不妥,赶紧板起面孔。

虞英陆虽忿恨在心,但未有半点形于神色,他自然明了此事不过是件小事,可却被这个甚么新晋侍郎赵泰南死死抓住,他想了再想,方说道,“老臣不过是追随先帝修治我大周荆、扬、浙州吏政、户口的微薄功劳,在先帝守丧之期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逾礼犯制,恳请陛下依制降罪,诏告天下。”

萧泠仰天打了个哈哈,说道,“虞阁官,你的次子左翊羽林军统领虞栾,在先帝守丧之期,在先帝至爱的别苑金雀园林的水心亭上大口饮酒,大块吃肉,还做庄聚赌,被朕今日游赏时亲眼所见。朕已敕令左翊羽林军副统领萧翼城把所有人等一起斩首,鉴于虞统领是虞阁官的次子,朕特命副统领萧翼城把他绞死,留了个全尸。”

说着,她从猛虎撞金丝缎腰带处抽出那把玉鞘墨璃石短匕,迳丢到虞英陆的膝边,道,“这把贴身短匕是先帝留给朕的,今天朕就把它赏给郡公了。”她动作间衣袖滑落,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

虞英陆听罢浑身一震,看看地上的短匕柄上的墨璃石,在十几年前他随先帝出巡州郡时早见过不下十几遍了,再抬头望向皇帝萧泠,她正在微微恶笑着。

没等得虞英陆阁官答话,正厅台阶下十数位青、绿色官袍儒冠的年少尚书台或御史台掾官遥遥向皇帝萧泠跪拜行礼,齐齐高声叫喊道,“阁老无罪,阁老有功!阁老无罪,阁老有功!”

瞧样子从一开始这么多位掾官就已在正厅外观候。

副统领萧翼城快步过去,左手按在腰间的薄背唐刀上,怒骂道,“陛下在和郡公说话,哪里轮得到你们多嘴议论?再不闭嘴通通抓起来,把你们关进牢城里吃睡十天半个月。”

受此一吓,十几位掾官退散在一边,不敢再喧闹。

却在此时,一位昂藏七尺、鹰眼虎颔,打着绑手与绑脚,身着蓝色云纹战袍,左手提一把锈迹斑驳水尺的二十余岁男子排开人众,直上到最前面来。

他瞧了瞧副统领萧翼城,又望了望信德堂里面的情状,向萧翼城拱手作揖,说道,“劳烦统领通报则个,水衡中郎张惊云求见尚书令大人。”

有声小说地址www.uxxtv.com

萧翼城看看这人的军袍污泥左一处右一点,还穿了一双旧草履,一副邋遢模样,道了声“陛下正和尚书令大人商议要事,你先退下”后,拂身走了。

“统领且慢!”水衡中郎张惊云蓦然踏上台阶三步,喊住了萧翼城。

萧翼城面色不善的回首看着他,左右侍列的刀戟军兵横过武器,不容许他再上前一步。

张惊云不见有丝毫惧色,咬重嗓音说道,“请统领代为通报陛下一声,水衡中郎张惊云阶下求见。”

说着,他眼色微微向外睨视,手中水尺竖着凌空画了个圆圈。

萧翼城看不懂他搞什么鬼,不耐烦的说道,“有话直说!你究竟是为何事而来尚书令虞阁官府邸之上?”

张惊云躬身作揖,说道,“只要统领引荐我去见陛下便了然。”

萧翼城更奇了,重新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说道,“你一个小小的水衡中郎说什么疯话?快滚快滚,别在这碍眼。”

“尚书令大人不会遂陛下的意,在自己的府邸正厅上自杀的。”张惊云语带讥嘲的说道,“新皇甫即登基,恩信威德尚未着于天下,现下虞阁官的故旧武吏及其家丁在其庶出四子虞知谦的率领下围堵住了府邸各个门口,倘若陛下肆性妄诛,逆乱便可一触即发,请统领代为通报,奏请水衡中郎张惊云求见。”

唐末黄巢起事以来,权贵强臣犯上作乱、弑君挟主之事屡见不鲜,南周太祖开国便是威逼前宋恭帝禅位。

萧翼城听罢回过味来,心下震骇,立即引张惊云到萧泠身前,参拜行礼后,称言水衡中郎张惊云晋见。

“水衡中郎?”萧泠皱起眉,挑眼瞧了瞧未跪拜行礼的张惊云,反问道。

她注意到这人虽然衣着朴素,但目光清澈坚毅,身姿挺拔如松,不由得多了几分好奇。

张惊云没有先去应答新皇的话语,居然先缓步到旁边跪倒着的虞英陆父子身边,把地上的那把玉鞘短匕拿起呈回给新皇萧泠。

他说道,“先帝真正遗爱于陛下的,理当是辅佐陛下治国安邦的三位托孤近臣,以先帝之短匕赐先帝之臣自戕,有伤先帝托孤之心。”他的声音温和却坚定,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萧泠翘起腿,神情漠然,但眼底闪过一丝动摇。

赵泰南见状,出前斥责道,“一个小小水衡中郎,不知事由便敢妄议朝政,退下!”他语气尖锐,显然对张惊云的介入感到不满。

张惊云没去理会他,朝着萧泠继续说道,我受任于羽林军统领在外探查归来,虞阁官的故旧武吏和家丁数百人得知其被陛下所屈逼,已在其四子虞知谦统率下围堵在府邸之外。

论语曾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今天下未平,正是聚拢能臣干吏之心为大周效命之时,请陛下予尚书令大人改过建功之机。他说话时不卑不亢,目光真诚地望着萧泠。

萧泠一摆手,示意赵侍郎退在一旁,勉强接过那把短匕插回腰间,说道,“请虞阁官和虞左丞起来上座。”她注意到张惊云的手指修长有力,虎口处有厚茧,显然是常年习武之人。

搬出来副统领萧翼城来佐证后,眼看新皇似乎是有几分相信了张惊云的言语,只是眉眼拧蹙,神色不快。

跪着的虞阁官父子二人躬谢,侧后的使女忙过来扶起,坐在正厅下首。

萧泠没再跟虞阁官父子二人说话,却把旁侍的萧翼城拉到身边,附耳细语一阵。

她说话时气息拂过萧翼城耳畔,让这个粗犷的武夫也不禁红了耳根。

左翊羽林军副统领听得情态惊疑不定,萧泠言毕后扯着嘴角阴冷一笑,迳转入正厅后堂里去。

“快走!”

张惊云耳听得箭弩机括掰动的声响,心知不好,向下首虞英陆那边两人低喝一句,自己起身退往侧门。他的动作迅捷如豹,一下子便已退开。

未几,堂后木雕栏阁处\'嗖嗖\'接连数声疾箭扣射,金翎尾羽短箭当场洞穿虞英陆的脖颈胸口,从椅上滚落身死,长子虞留善坐在其父亲身后,被其父亲肉躯挡掉几箭,只肩膀下腹被射中,尖声痛呼。

萧泠从后堂转出,双手握持臂张弩,大跨步抵近,虞留善乱挥双手,哀声道,“陛下饶命,陛下恕罪!”

服侍在旁后的使女小婢被吓得慌乱惊呼,四散奔逃出正厅。

萧泠坏笑着,侧眼瞧到只退在正厅内一边的张惊云,怒从心起,突施冷箭射向他。

咚。

张惊云轻描淡写地以左手铁水尺格下这一箭,右手拾起那枝被挡落到地的皇家金翎短箭,拱手道了声“恕罪”。

萧泠笑道,“看来你和这两个草包父子不一样啊,嘿嘿。”她笑声如银铃,好似觉得这样子更好玩。

说着,她一脚把虞留善踢翻在地,跨起大步踩住他的嘴巴,让他再也嚎叫不出声响来。她的龙袍微微掀起,隐约露出底下纤细的腰肢。

副统领萧翼城在新皇动手的一刻就飞奔出正厅,方才那些在厅外台阶下的掾官早已四散无踪了,会稽郡公府邸的外缘墙瓦上,已有零星身手矫捷的武吏爬上来持各式弩机在观察探视,在确见尚书令虞英陆被萧泠射杀之后,大声朝外面的同伴叫嚷道,“虞阁官已被新皇亲手射杀了!”一连重复了数遍。

随即在大门玄关处响起厮拼搏杀的激切音声,偏门与后门的家丁武吏也趁势闯进,把马栏里的所有军马并萧泠的名马踏江骓全都夺走。

虞阁官所举荐的故旧武吏与其收养的家丁皆是北方异族僭朝大金国统治下,流离失土不堪苛政逃亡过来的汉人难民,虞阁官简选其材勇,拔荐为武吏,又收其余众,厚养其家属,历时多年,已深得其故旧武吏与家丁的死力。

萧翼城不敢贸然出战,攫其锋锐,召集剩余的所有左翊羽林军兵士,按新皇萧泠方才附耳所令,收拢入正厅信德堂内,他拱手焦急的向新皇说道,“陛下,外面尚书令的家丁与武吏数量不少,已在攻杀我们的兵士了。”

不用他多说,扰嚷喧嚣的军器兵戈搏杀声在整个府邸内都清晰可闻。

萧泠说道:这个可恨的臭老头子!弩机对准虞英陆的尸体额心又补了一箭,再装填上一枝金翎箭,对准虞留善的面颊就要扣下悬刀。

“陛下不可!”张惊云倏地飞身过来,铁水尺格开他的臂张弩,疾言厉色的说道,“妄诛虞尚书令已然逼反深受其恩信的手下,若再杀虞左丞,其庶出四子虞知谦便会无所顾忌的杀进来。”在格挡的瞬间,他的手臂不经意间碰到了萧泠的胸口,顿时僵住了一下——那柔软的起伏触感分明是姑娘家的身体。

赵泰南靠过来,还想出言驳辩,被张惊云怒目一睁,登时不敢说出口来。

萧泠反问道,“为何不杀虞留善那些逆贼就会乖乖的不杀进来?”她并未察觉张惊云的发现,仍然气势汹汹。

张惊云收回心神,强自镇定地说道,“虞知谦是庶出四子,平日无权往日无功,所倚仗者不过是父兄的威德来掌驭众多武吏家丁,今虞左丞不死虞知谦便会以投鼠忌器为由只围困府邸不敢强攻。若虞左丞也死了,虞知谦在虞氏世族中便是剩余的惟一可继任家主之人,便再无顾忌以新皇妄诛托孤近臣之名强攻府邸。”他说话时目光微微避开萧泠的胸口,耳根有些发红。

萧泠冷哼一声,说道,“朕还会怕那几个毛贼?左翊羽林军所有人听令,现在就随朕一同杀出去,剿除逆贼!”

萧翼城劝不住,只得追随在后。

此时虞知谦所率家丁在前掠阵,后列武吏熟稔的持握各式单兵重弩,很快就抵敌不住,被迫压缩往里面且战且退。

恰逢萧泠领着剩余羽林军锐士冲将出来,副统领萧翼城一将当先,拔出腰间薄背唐刀猛然杀入,势大力沉连人带械杀退五六个家丁。

但敌方武吏握有重弩铁箭在后列,用望山瞄准要害位置击射,势寡力孤的左翊羽林军面对人多势众,且他们为报尚书令虞英陆恩德而众诚志坚,左翊羽林军难以抵挡不停后退,虽有萧翼城一路断后,但仍被射伤射死一大半军兵,才狼狈不堪的退回正厅信德堂。

在混战中,贵为皇帝之尊的萧泠也陷落在乱军之中。

她哪里经历真正的生死相搏的混战场面,身边的卫兵一个个被击倒击退,她也很快身处危境。

蓦然间,一支流箭直射萧泠面门,身心惶乱的她惊得呆立当场。

“陛下,抓住我的身体!”

张惊云如鬼魅般闪至她身前,铁水尺一挥,将箭矢击落。

但皇帝萧泠已经被惊得有些呆滞了,他不得不揽住萧泠的腰肢,让自己的身躯挡在她前面,带着她向后腾挪撤退。

在此肌肤接触之中,张惊云更加确信了对方的女儿身——那纤细的腰肢和淡淡的体香绝非男子所有。

退回来了的萧泠憋了一肚子闷气和后怕,弩机丢到一边就要去揪虞留善。她的发冠在打斗中歪斜,几缕青丝散落额前,更添几分姑娘家的娇气。

张惊云起身挡在面前,轻叹一声,说道,“得饶人处且饶人,陛下。若不是虞左丞性命还在,陛下适才撤退之时岂能毫发无损?”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怜惜,语气格外温柔。

被他一提醒,萧泠四周环顾,方才发现撤回正厅的羽林军士兵没有一个身上不带箭伤的,冲锋又断后的副统领萧翼城更是身中数箭,幸有鳞甲铁铠罩身,才没受什么重伤。

张惊云扶着虞留善慢慢站起身来,来到萧泠的身边,说道,“陛下,距离京城最近的北府军大营屯驻在淮河对岸八十里的石头城处。我朝军法,调遣行营大军需虎符与御玺诏书敕谕。再拖下去,大军未至,属下恐怕陛下性命有虞。”他说话的语气始终恭敬有加。

萧泠被说的脸色阵白阵青,甩袖负手,好一会后才说道,“那依你所见,该如何退散围堵府门外的逆贼?”她的语气软了下来,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依赖。

张惊云听到她问了这句,松了口大气,便一一详述说明如何是好。他说话时条理清晰,目光坚定,让萧泠不得不信服。

半个时辰后,正是日落西山,晚风渐起之时。

新皇萧泠亲自搀扶着受伤的御史左丞虞留善缓步走到玄关府门处,张惊云随侍在旁侧,身后跟随的左翊羽林军以副统领萧翼城为首,均放下了所有军器高举双手。

府邸墙垣、外围的家丁武吏拿着刀剑、弓弩,见此状未敢有何动作。

“请四弟出来说话。”虞留善踩上府门石槛,忍着箭疮伤痛高声喊道。

既是虞氏长子有言,四子虞知谦不能不走出来,他把手里的黑铁长剑交给侍从家丁,长身作揖,拜见兄长。

只见他长得鹞目细眉,面黄厚唇,身高六尺,骨骼棱棱,穿一件绿绦丝团花战袍,眼神里溢流出来的敌意全都倾注在萧泠和虞留善身上。

虞留善接着高声说道,“家父之死乃是陛下失手所致,绝非陛下本意,你等这样犯上作乱,岂不是有辱先帝托孤于家父的忠臣之名?”

AV视频地址www.uxxtv.com

见事明快的虞知谦反驳道,“父亲一生忠心耿耿,为大周立下累累功劳,今日却被带领军兵闯上府来的皇帝陛下当面射杀,父亲也是先帝托孤重臣,我等上报先帝,下报黎明,今日要为父亲讨个公道!”

萧泠续着他的话尾,说道,“朕初登大宝,年少轻狂,不知轻重缓急一时失手才会误杀会稽郡公。朕知道尔等都是知恩图报,追随郡公多年的忠仆,此次之事,朕会亲下罪己诏,布告天下,今日所有参与交战的人一律无罪。”言毕,她躬身作礼,谦卑的低下自己的头。

“陛下金口一诺,无有虚言!快快放下兵器,购置棺椁收殓吾父遗体!勿要给吾父与汝等家亲留下叛贼污名!”虞留善诚恳之至的说道。

虞知谦环顾一番,知道诸多家丁武吏都是食朝廷俸禄的臣吏,皇帝能当众认错,自然没有必要再拼命。

他虽心有不甘,势已不可违,便拱手拜倒,顺势说道,“谨遵兄长与皇帝陛下之命。”

吩咐两个心腹部下取个大木箱来,把众人的军器都收回,牵走了的军马与踏江骓一并奉还给萧泠与左翊羽林军,自己和兄长虞留善指挥家丁武吏收殓地上战死的尸体,留记名簿以候抚恤,再为父亲置办丧事,不在话下。

萧泠和一众带着箭伤的左翊羽林军从会稽郡公府邸脱身,回到皇宫偏殿时,已是月上柳梢头的酉时刻了。

这时她的脑袋里惟一的念头又变回了这个鸟皇帝,不当也罢!

皇后所遣的侍女在她一回来之时便恭候在殿外,说道,“皇后娘娘已经吩咐为陛下烧好热汤备好净衣,太医官也在侧厢等候,请各位伤者前去诊疗。热馔斋点素酒皇后亲手做好在膳房了,请问陛下欲先何事?”

萧泠十分诧异,说道:皇后有心了,竟准备得如此周到。怎不见皇后来此接驾?

侍女答道,“禀明陛下,皇后娘娘说要为父亲会稽郡公与二兄虞栾居丧戴孝一年,不能来拜见陛下,万请恕罪。”

萧泠听得脸上发烫,略有些许羞愧。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被张惊云碰触过的胸口,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在武德大街会稽郡公府邸因皇帝来访,而后发生的一连串血腥恶斗事件,眨眼间遍传是时可称之为天下商都、繁华鼎盛傲视四海的南周京城建康。

聚居城内外的数十万士商百工免不得纷纷攘攘的议论讹传,对新皇萧泠多有微词讥讽。

逅静轩内的皇后虞梓泓也有多遣侍女小宦偷偷去各方打听消息,在皇帝萧泠回宫之时她也大致知道已发生了何等大事,才会预先布置妥当琐务。

被萧泠强行带着回皇宫的张惊云中午以来就没吃过饭,先跟那些小宦侍女说道,“劳烦则个,请胡乱送些粗茶菜馔来。”他的语气温和有礼,与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员截然不同。

萧翼城和他的左翊羽林军部众都先去侧厢的太医官处诊疗敷药去了,偏殿内不多时就只剩皇帝萧泠、黄门侍郎兼户部侍郎赵泰南,以及倚了铁水尺在柱边,自顾自在偏殿角落吃下人们送上来的斋饭素茶的水衡中郎张惊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